清代傣族木质皮面象脚鼓

来源:民族文化宫   作者:博物馆   2016-05-05


馆藏傣族木质皮面象脚鼓 

民族文化宫博物馆馆藏傣族木质象脚鼓为傣族民间传统打击乐器,座蹲型鼓。长182厘米、鼓面直径34.5厘米,年代为清代,征集于云南瑞丽。鼓身木质,鼓面为皮质,形似高脚杯,中空。主体分三个部分:上部(鼓头)呈上大下小的圆柱型,圆柱体长60厘米,大口直径34.5厘米,小口直径13厘米,鼓面蒙以牛皮,鼓身用牛皮绳编成网状加固;中部(鼓腰)呈圆柱体,柱长约90厘米,直径约10厘米;下部(鼓尾)呈喇叭形,底部直径40厘米,厚4厘米。通体分别用黑、黄、红色三色油漆装饰。
象脚鼓傣语称“光酣咬”,意为长尾巴鼓,简称长鼓,是傣族的重要民间乐器,因其形似大象的脚而得名。象脚鼓有报信、伴奏功能,多见于以象脚鼓为核心的舞蹈形式。傣族人把象脚鼓称为“滚熬”,意为“人的影子”。在傣族的传统节日、赶摆、庆丰收、娶亲嫁女、新房落成、迎接宾客等民间节日和佛教仪式活动中都要敲响象脚鼓、跳象脚鼓舞,象脚鼓的应用是傣族日常生活当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文化事项。河谷地带傣族聚居的各村寨都盛行跳象脚鼓舞,每个傣族村寨都有象脚鼓,民间流传“没有鼓的寨子,人家会笑话”、“打一下鼓,秧苗长一截,谷子饱满一截”等谚语。
象脚鼓广泛应用于傣戏和民间歌舞的伴奏,也深受中国境内景颇、布朗、阿昌、德昂、傈僳、佤、拉祜等民族的喜爱。同时在缅甸、泰国、老挝等国“shan (掸族)”、“Thai(泰族)”、“Lao(佬族)”等民族中也有使用。
象脚鼓的制作主要经过选料、浸泡、镂空、琢刻、打磨、上漆、校音、穿鼓衣等几道工序。选料,一般在每年农历八月间,木棉树、芒果树、椿树、杨柳、云槐、刺通树等都能用来制作象脚鼓。选定的木料在制作前要先浸泡,待木料阴干后,才可下料制作。关键步骤是镂空,制作时先将一整段树干挖空,首先要镂鼓尾,使鼓尾呈喇叭形;其次要镂鼓面;最后镂鼓腰,其音响效果取决于鼓腰部分。呈中空状的鼓经琢刻、打磨后,鼓面蒙用牛皮或羊皮、麂皮,四周用细牛皮条勒紧,拴系于鼓腔下部,并可调节其张弛度。鼓腰和鼓的下半部主要雕刻棕榈花纹、盛开的莲花等花卉图案,以及大象、马鹿、蝴蝶、龙、凤、蝙蝠等纹样。精心打磨后用红、黄、绿、黑、白等色上漆,再上一道清光漆,象脚鼓即制成。最后一道程序是穿鼓衣,即在鼓身系黄色或其它颜色的花绸带、彩球、孔雀翎毛装饰,以显华丽、庄重。
大象被傣族人视为吉祥物、保护神。传说中,白象和谷魂住在一起,白象神出现在哪,哪里就能消灾除难、风调雨顺、谷物丰收。象纹,流行于傣族人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傣族人家中、寺庙有大量的剪纸、织物和壁饰,村寨、寺庙、水井旁有各种造型、寓意的白象雕塑。而参照白象制成的象脚鼓更被傣族人视为像盐巴一样重要的生活必需品。象虽然是庞然大物,但性情温和,从不主动袭击人,象文化所塑造的都是和平、团结、谦让的思想,既是傣族的民族性格和心理素质的反映,也是傣族人的理想和追求。
在傣族民间,至今还流传着多个象脚鼓来历的故事。传说很久以前,傣族地区连年洪水泛滥,众生不得安居乐业,后来知道是一条蛟龙作孽而为。一位勇敢的傣族青年,立志为民除害。在乡亲们的帮助下,终于杀死了蛟龙。在庆祝胜利的时候,为了表达对孽龙的愤恨之情,人们仿照白象的脚,用蛟龙皮、木材等制成象脚鼓,以敲打和咚咚声传达人民欢乐心情、对幸福生活的憧憬。因此,每当象脚鼓敲响之时,傣家村寨的男女老幼都会聚集在一起欢快地跳起舞来。另一种传说是:很古时有一对夫妻,劳动后在水潭边小憩,突然刮起的风把熟透了的芒果从树上吹下落入水中,发出了响声,“嘣、嘣、嘣、嘣”的声音给他们带来了欢乐。回家后,夫妻俩依照大象脚形状将树镂空,蒙上牛皮制成鼓。赶摆时,背着鼓去跳舞,不久象脚鼓舞就传开了。还有一种传说是:相传在远古时候,勐遮(傣语,意为水浸泡过的平坝)有一个碧波荡漾的美丽湖泊,湖畔盘踞着蟒兽和龟魔,它们四处吞食人畜,作孽人间。后来一位傣族武士带着猎人来到湖边,消灭了蟒兽和龟魔,取其皮蒙在空心树和竹筒上敲击庆祝。后来,傣族的驯象人把鼓改成象脚腿的形状,从此傣族民间便有了象脚鼓。
据历史资料记载,自古以来,傣族先民居住的云南热带丛林便是大象生息、繁衍的地区之一,且有大象代人耕作,负重运载、征战等。先秦古籍《竹书记年》载有:“越王使公师偶来献……犀牛角、象牙”,证明秦汉以来,傣族先民便有用象和象牙进贡中原王朝。《明史》和《明实录》载:洪武、永乐时期,仅从车里、景东、麓川、干崖、芒市等地进贡的象就达80余头,朱元璋为此专门设立了驯象所统一管理。“象自蹈土,鸟自食萍,土蕨草尽,若耕田状,壤靡泥易,人随种之”,就是史书上说的“土俗养象以耕田”的情形。明朝钱古训《白夷传》说:傣族“以羊皮为三五长鼓,以手拍之”,“三、五长鼓”指的就是象脚鼓。形成于公元四世纪至八世纪的傣族英雄史诗《厘俸》中大量描述战象在傣族征战历史中广泛使用,同时有统领象兵的高级军事将领,傣语称作“召闷掌”,意为“指挥万众象兵之王”。而澜沧江在傣语中意为“百万大象繁衍的大江”。可见象在傣族社会历史中的地位和作用。
象脚鼓原为战争所用的战鼓,平时放置于傣王宫门外,作战时作为召集臣民的信号。开战时,象脚鼓和鼓手始终在军事首领身边,供首领调动兵马用。佛教传入后引入宗教活动,每每举行重大赕佛活动,均要敲鼓相告,因此,每个佛寺都有象脚鼓。从远古时象的崇拜,到战争和宗教活动中的广泛应用,象脚鼓的功能渐渐演变,直至近代,成为主要的娱乐工具。
作为打击乐器,象脚鼓常与锣、镲等乐器合奏,象脚鼓领奏,铓锣和镲伴奏。使用时击鼓人左肩挂鼓,夹于左肋下,双手拍击鼓面。演奏前,先用蒸熟的糯米饭,捏成直径约4—7厘米的圆圈粘在鼓面中心,握拳击打糯米饭环,便会发出沉重的声音,鼓声雄浑深沉,悦耳动听,能传数里。若不加糯米饭环,鼓声清脆,声音无法传得远。象脚鼓舞的表演者多为男子,击鼓人是整个舞蹈的组织者和指挥者,边敲鼓边舞蹈,分别用拳、掌、指有节奏地打击鼓面,且有“三道弯”的舞姿造型和重拍向下均匀颤动的韵律特点。象脚鼓舞的表演形式一般分为两类,一类是击鼓而舞,傣语称“协光”,有单人舞、双人舞、对舞和群舞;另一类是跟鼓起舞,傣语称“嘎光”,即随着鼓点声围着鼓转圈跳舞。它是傣族人中最普及最盛行的集体舞,不限地点时间,几十人几百人均可,围成圆圈按顺时针方向起舞,通宵达旦欢舞不息。

景颇族象脚鼓

景颇族妇女在象脚鼓面粘上揉搓过的糯米饭团,以调节音色和共鸣(云南省陇川县景颇族)


象脚鼓舞的基本动作,多从傣族的武术衍生而来,而且包括了许多傣族舞蹈的基本动作和表演形式,舞蹈动作有着严格的要求、规范、技巧。象脚鼓舞是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景洪市傣族民间舞蹈中流传最广的一种男性舞蹈,表演者随着“咚嚓嚓、咚嚓嚓”的鼓点声,边敲边舞,极具观赏性。
象脚鼓因场合不同,所用的鼓也有不同,可分为大、中、小象脚鼓。一般大鼓用支架安放在庙里,由于笨重,很少搬动,只能在庙里敲。中、小鼓则在过傣历年、过赕和唱歌跳舞时敲。根据祖训,庙里过赕或泼水节时,要先敲大鼓然后才能敲小鼓。
长象脚鼓鼓身长200厘米左右。由于鼓比较沉重,多为舞蹈伴奏用,主要流行于云南省德宏州瑞丽县、临沧市耿马县的孟定、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一些地区和普洱市孟连县一带。长象脚鼓舞舞蹈动作不多,以打法变化、鼓点丰富见长。舞蹈时步伐缓慢、稳重,膝部起伏有力,几名肩挎象脚鼓的男子边击鼓边跳,用拳、掌、指不同部位击打鼓面,发出不同节奏和声响,双脚向前移动,模仿大象在森林中踱步。舞者腰、腹、臀部随着膝部的起伏,前后晃动,姿态稳健、热情、潇洒,很具艺术观赏性。其鼓点最为丰富,已形成了一定的鼓语,能表达傣族人民喜、怒、哀、乐的心情。

安放在寺庙里的长象脚鼓(云南省孟连县曼沙龙村)

中象脚鼓鼓身长约150厘米左右,中象脚鼓不仅在节日、庆典活动中使用,每年各村寨还举行象脚鼓竞赛活动。中象脚鼓舞主要流行于潞西县、盈江县、耿马县、景谷县和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一些地区。比赛时以鼓音长短、音色好坏、鼓尾摆动幅度大小等为评判标准。舞时将鼓尾甩动起来,有鼓尾左右晃、向上甩,鼓首向下压等动作。舞蹈时在鼓尾上扎有一簇孔雀羽毛,摆动起来十分好看。
小象脚鼓舞鼓身长约80厘米长,仅流行于西双版纳一带,常被用作孔雀舞伴奏。舞蹈时舞步灵活跳跃,动作丰富,幅度较大,有吸腿跳、弹腿跳、撩腿等步伐。尤以斗鼓、赛鼓为特点,一般为二人对赛,舞者以灵活机智的进攻、退让、躲闪,最后抓住对方包头或帽子为胜,具有很强的娱乐性和竞技性。2008年6月,“象脚鼓舞”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小象脚鼓(云南省澜沧拉祜族)

 

在博物馆展示的象脚鼓(云南省博物馆)

 

云南德宏盈江县制作的象脚鼓,创世界最大象脚鼓世界纪录

2011年,云南省德宏盈江县制作的象脚鼓,经相关机构认定,创世界最大的象脚鼓世界纪录。该鼓全长9米,其中,鼓头长3.1米,鼓腰长5.3米,鼓尾长0.7米,鼓头直径2米,鼓面直径1.5米,鼓腰直径0.88米—0.66米不等,鼓尾直径1.95米,重1.296吨。其材料主要由钢骨架、木棉树和黄牛皮三部分组成,制作历时48天,由云南德宏盈江县梁本明、莽洪刚、咩喊亮等人于2003年联合制作。
在傣族人心目中,大象象征五谷丰收,孔雀象征着吉祥如意,表现了傣族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象”崇拜渗透在傣族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作为一种鼓的艺术,象脚鼓有很浓的地缘文化特征,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经历了从简单到复杂,从粗放到精美,从单一到丰富逐步成熟定型的发展阶段,形成集乐器工艺、歌舞、民俗、宗教等多功能、多种形式的丰富多彩的民间艺术。 
综上所述,民族文化宫博物馆馆藏傣族木质皮面象脚鼓是傣族象脚鼓文化在节庆活动的社会功能典型代表,为长象脚鼓类型,藏品所使用木材、皮质、牛皮绳、雕刻、漆艺等,均为象脚鼓传统制作工艺;虽有百余年历史,仍保存完好,弥足珍贵。
文/陶颖 图/张丹波 陶颖 罗吉华
参考书目:
1、 江应樑.傣族史[M].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83.12
2、 王懿之、杨世光.贝叶文化论[M]. 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0.4 
3、 殷海山、李耀宗、郭洁.中国少数民族艺术词典[Z].北京:民族出版社,19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