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族压花牛角形银头饰

来源:民族文化宫   作者:博物馆   2016-12-27


银角 苗族 贵州省雷山

 

坠铃“龙凤戏珠”银角 苗族 贵州都匀

 

  压花牛角形银头饰,俗称“银角”,是苗族女子盛装时的一种头饰,主要流行于贵州省黔东南地区,用薄厚不一的银片打制而成。最高的银角高、宽可达一米,重约千克,佩戴于头顶,两角高高耸立,形如水牛角。银角间插有压花银扇,上有“二龙戏珠”、“龙凤呈祥”等祥瑞图案,通常与银扇、银牌等其他银饰搭配使用,显得雄壮威武。
  民族文化宫博物馆收藏的这两件压花牛角形银头饰,于上世纪80年代分别征集于贵州省黔南州都匀市和黔东南州雷山县,年代均为清末民初。银饰为纯银手工制作而成,其中,压花坠铃龙凤戏珠银角高34厘米、宽46厘米、重240克,整体呈“牛角”形,中心图案为“龙凤朝阳”,两侧各有一串坠铃。另一件“银角”宽13.5厘米、重485克,银角左右两侧各雕一龙,两龙相对,中间雕刻太阳纹八卦宝珠,呈“二龙戏珠”样式,龙尾上翘,接凤凰图案。两角间配有由12片宽约3厘米左右、呈放射状排列的银片组成的扇饰,扇柄雕刻“凤戏牡丹”图样,与银角形成日出、光芒及龙飞凤舞的独特艺术效果。两件“银角”上均压制、雕刻有龙凤、花草、树木、太阳、几何等与苗族生产生活、信仰崇拜相关的吉祥图案。
  苗族是一个古老的民族,最早可以追溯到三皇五帝时期。据史料记载,蚩尤是苗族的始祖。《史记·五帝本纪》孔安国注:“九黎君号蚩尤”。《史记》应劭注:“蚩尤古天子”。《山海经·大荒北经》记载:“蚩尤作兵伐黄帝”。《述异记》云:“今冀州,有乐名蚩尤戏,其民三三两两,头戴牛角而相抵”。秦汉间说:“蚩尤氏,耳鬓如剑戟,头有角,与轩辕斗,以角触人,人不能向”。由此可见,传说中苗族的先祖蚩尤就是有头有角的。因此,在苗族的银饰中大量出现的银角可以看作是祖先崇拜的一种体现。除此之外,苗族银饰还承载着本民族历史文化记忆、信仰崇拜、族群认同的社会文化功能。通过贵州地区苗族银饰中出现的牡丹、狮子等中原地区常见的纹样,可以看出苗族先民在几千年的迁徙过程中所受的汉文化的影响。银饰中常搭配项圈、挂牌、吊牌、围腰等出现的饰物——响铃,也是一种迁徙的遗风,“在响铃声中,人们走过了一道道山水,前呼后应,永不失散”。因为没有本民族的文字,服饰成为苗族记录历史、传承文化的物质载体,被誉为“穿在身上的史书”。
  民族文化宫博物馆这两件压花牛角型头饰上出现了花草、树木、龙凤、禽鸟等纹样,是苗族图腾崇拜的重要体现。在苗族古歌中,传说是枫木生出蝴蝶妈妈,蝴蝶妈妈生十二个蛋,由吉宇鸟孵化出苗族的祖先姜央和牛、龙、蛇、象、蜈蚣等十二兄弟。因此,在苗族人民心中,牛是天外神物,为造福人类,才降至人间助人耕田犁地。苗族对牛神崇敬笃诚,有专门祭祀牛神的仪式。传说农历四月初八是牛的生日,这天,无论农活怎样繁忙,都要让牛休息。人们给牛梳洗,为牛披红挂绿。食物做好后,先喂牛,并念诵牛的功德和恩典,杀鸡宰鸭,供奉乌米饭在牛栏和野外牧牛处,祭祀牛神,祈求保佑。所以在苗族银饰中,经常出现枫树、蝴蝶、吉宇鸟、牛角和龙的纹饰与造型。枫树的造型在银饰的吊花上多有体现,一般以三角形的枫叶纹形式连接其它图样。吉宇鸟则常作为发簪主体出现在银饰中。而作为苗族母亲的蝴蝶妈妈,在银围帕、发簪、银梳、耳环、衣帽饰、项圈、压领、银衣片、背带、腰链、吊饰、手镯、戒指、烟盒、围腰银牌等几乎所有的银饰上都可以看到。贵州雷山、西江、施洞、排吊等地的苗族群众,喜欢将银饰打造成牛角造型。受汉文化影响,苗族银饰中的龙纹多见于头饰,特别是女性戴的银角,大多为“二龙戏珠”、“龙凤呈祥”等祥瑞纹样。但不同于龙图腾在汉文化中至高无上的地位,苗族文化中龙只是十二个蛋中的一个,所以,在苗族银饰中,更多的是龙与各种动植物平等共处于一个银饰之上。
  苗族戴牛角形头饰历史悠久,除了纪念“蚩尤”的祖先崇拜的因素外,它的形成与苗族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的生产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因为牛与苗族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受其启发,妇女们将牛角作为头饰的原型加以仿效,制作成银饰戴于头上。虽然在当时和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人们还未将仿生学作为一门科学来研究,但苗族同胞早已将它朴素自然地运用在服饰中,从而创造出了独具特色的牛角形头饰,体现了苗族人民的聪明才智和伟大的创造力。
  关于牛角头饰,民间流传着这样一个传说:古时候,苗族的婚姻是男子嫁到女子家去。出嫁时,须把嫁男打扮得漂亮和威武雄壮,而人们认为动物中的牛最壮实魁伟,于是就按牛的犄角形状给嫁男的头顶配上一对犄角,以示威武和抵御强敌。后来出嫁的对象改变了,但这种古老的装饰却沿袭下来。这个传说反映了苗族曾经历过以女子为中心的母系氏族社会。
  苗族银饰制作技艺历史悠久,工艺精湛。苗族古歌《开天辟地》中有大量描绘苗族先民运用金银铸造天之柱和日月星辰的场景。《新唐书》关于贞观三年东谢蛮酋谢元琛入朝进贡时装束“以金银络额”的记载,也可见苗族使用银饰之历史久远。苗族银饰整体造型以大为美、以多为美、以重为美。据清朝同治年间徐家干的《苗疆见闻记》记载,“喜饰银器……其项圈之重,或竟多至百两”。整个银饰制作过程均为手工打造,一件银饰从最初的银料到最终的成品需要经过铸炼、捶打、吹烧、拉丝、搓丝、掐丝、镶嵌、洗涤、抛光等十余个步骤,流程工序十分复杂,需要经验丰富、技艺高超的银匠师傅才能完成。制作过程中,银匠师傅将自己的审美融入创作,追求工艺的尽善尽美,在传承中不断创新发展。
  苗族银饰在苗族文化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意义。在苗族传统中有“无银无花,不成姑娘”的说法,家中有女儿的家庭自女儿出生开始,每年要为女儿打造至少一件银饰,经年累月,存放在专门的木箱里珍藏。等女儿长到十多岁,遇有盛大节日和出嫁的喜日,便会全身穿戴起来,既是财富的一种积累,也是对女儿婚后幸福生活的一种美好祝愿。关于各种银饰的来源,苗家有这样的传说:古时候居住的山区,常有毒虫猛兽出没,为了防身,人们出门必带铁器,故有“出门三分铁,虎狼不挨边”之说。由于铁器易锈蚀,久而久之,用银器代替,随着社会的发展,居住环境的改变以及人们审美情趣的变化,随身携带的银器具就演变成了展示美和富足的各种银饰品了。
  民族文化宫博物馆收藏的这两件苗族妇女压花牛角形银头饰,历史悠久、制作精良,是苗族银饰中的精品,不仅是苗族人民审美情趣和智慧才能的展示,也承载着其悠久的历史和厚重的文化,为我们了解和研究苗族银饰的工艺特点,苗族文化的深刻内涵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


(文/张斯齐 图/张丹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