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文《资治通鉴纲目》
《资治通鉴》(常简作《通鉴》),由北宋学者司马光主编的一部多卷本编年体史书,主要以时间为纲,事件为目,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写起,到五代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公元959年)征淮南停笔,涵盖16朝1362年的历史,在中国官修史书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资治通鉴》的内容以政治、军事和民族关系为主,兼及经济、文化和历史人物评价,目的是通过对事关国家盛衰、民族兴亡的统治阶级政策的描述警示后人。宋孝宗乾道八年(1172年),大理学家朱熹据司马光的《资治通鉴》撰成《资治通鉴纲目》一书,凡五十九卷。
满文《资治通鉴纲目》将南宋学者朱熹的史学著作《资治通鉴纲目》五十九卷、明代南轩《订正通鉴纲目前编》二十五卷、商辂《续资治通鉴》二十七卷等三部合刻而成。每事以大字记其梗概,称“纲要”,以小字详述之,称“细目”,故称为“纲目”。这一体例的史书称纲目体。立纲仿效《春秋》,力求平谨;叙事仿效《左传》,叙事详明。此书镌刻亦颇精美,加之卷帙浩繁,具有极高的学术资料、版本价值。现存卷一至八、卷十五至二十、卷二十八至三十七。
中国民族图书馆收藏有一部满文《资治通鉴纲目》,为清康熙三十年(1691年)武英殿内府刻本,清代和素译,共30册(3函),线装,32厘米×19厘米,四周双边,版心有满文书名、卷次、年代、汉文页码等信息。
满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重要一员,作为清朝的建立者,为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发展,巩固和开发祖国边疆,维护领土完整做出了巨大贡献。同时,满族用本民族文字满文留下了大量的古籍和档案资料,为丰富中华文化宝库做出了杰出贡献。
满文是用来拼写满语的文字,主要借鉴了传统的回鹘式蒙古文,后在此基础上加以改进,形成了符合满族本民族语言表达要求的新满文。16世纪末至17世纪初,正是建州女真首领努尔哈赤率部纵横驰骋,致力于统一女真各部的草创时期。伴随着激烈的军事斗争,建州女真社会经济和文化获得迅速发展,同明朝、朝鲜及蒙古各部的联系日渐增多。努尔哈赤顺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于明万历二十七年(1599年)命额尔德尼和噶盖创制了满文,后人称其为“无圈点满文”或“老满文”。1632年,努尔哈赤之子皇太极命达海对老满文进行了改造,后人称改造后的满文为“加圈点满文”或“新满文”。
▲满文《资治通鉴纲目》
满文在清代作为“国书”在文牍中与汉文并用,用满文书写了大量公文,并编写历史、文学和语言文字等方面的著作,翻译了《孟子》《资治通鉴纲目》《三国志演义》《聊斋志异》 等大量汉文典籍。此外,还有不少清代保存下来的档案、碑刻、谱书等。辛亥革命后, 满文基本上不再使用。现在保存下来的满文古籍和百万件档案,是研究清代社会性质、历史文化、中国对外关系以及满语满文演变情况的珍贵资料。
▲满文书法作品
由于《资治通鉴纲目》中所讲述的思想、观点和内容,完全符合清朝统治者的要求,非常有利于清王朝对国家的统治,因此,受到清朝皇帝的非常重视、推崇和提倡。所以在这一背景下,诞生了满文《资治通鉴纲目》。
满文《资治通鉴纲目》的译者和素是清代著名的满族学者、翻译家,字存斋、纯德,完颜氏,清康熙年间满洲人,隶属内务府镶黄旗。累官至内阁侍读学士,御试清文第一,赐巴克什号,充皇子师付,翻书房总载。
▲和素画像,画作于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现藏故宫博物院
和素一生译著较多,主要有《醒世要言》《资治通鉴纲目》《素书》《通鉴总论》《醒世要言》《孝经》《左传》《黄石公素经》《琴谱合璧》等。清人昭梿在其《啸亭续录》中说,和素通满汉文,曾翻译过《太古遗音》《菜根谭》《西厢记》和《金瓶梅》。和素还担任《御制清文鉴》主编。和素精于满、汉文,康熙三十年(1691年),和素以满文翻译了《资治通鉴纲目》。其精准的翻译,极大地帮助了满族人民认识中国历史,为满族统治阶级长久的统治中原做出了贡献。这些汉文经典被翻译成满文,不仅为满族学习先进的汉文化提供便利,也为满、汉两族的互相了解提供了方便。和素对于满、汉文化的交流融合和清王朝的文化发展做出了贡献。
总之,清朝留下来的满文文献,作为清朝历史的见证者,是一笔极为珍贵的历史遗产,也是宝贵的民族财富。满文《资治通鉴纲目》对于研究中国历史,民族关系史,翻译史和研究满语文具有重要的学术资料、版本价值。
中国民族图书馆收藏的满文《资治通鉴纲目》入选第四批《国家古籍珍贵名录》,编号为11326。
(来源:中国民族图书馆 撰稿:艾合买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