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昌族圆领对襟毛质剪花衣

来源:民族文化宫   作者:博物馆   2018-12-19

  收藏于民族文化宫博物馆的这件圆领对襟毛质“剪花衣”,衣长57厘米,胸围130厘米,袖长35厘米。是阿昌族已婚妇女的一种古装上衣,也是一件不可多得的近代民族文物。1981年征集于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梁河县九保阿昌族乡横路村。年代为清末民初。

  阿昌族历史悠久。目前,我国阿昌族有人口3.96万人(2010年统计),近90%的人口居住在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的陇川、梁河、芒市、盈江、瑞丽等县(市)内,其余散居于保山、大理等地。自古以来,勤劳善良的阿昌族人民就生息繁衍在这块美丽富饶的亚热带土地上,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创造出了绚烂的传统文化。丰富多彩的服饰文化就是其独特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阿昌族传统服饰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不仅直观地反映出阿昌族传统的审美观念和情趣,还形象地记录着本民族社会历史的发展轨迹。

带有游猎特色的阿昌族古代服饰

从现有文献看,阿昌族古代服饰大多与狩猎和游牧活动及高寒山区的自然生态相适应,“衣皮服毡”,“织皮冠之”。从头上的帽子到身上的衣服,都以猎物的皮做材料。汉书《永昌郡传》说:“夷分布在山谷间,食肉皮衣”。这些分布在山区的“夷”是指古代的氐羌分支叟人和昆明人。阿昌族先民无疑继承了这种风习,据唐代樊绰《蛮书》卷四载:阿昌族先民“寻传蛮……俗无丝棉布帛,披波罗皮,跣足,可以践履榛棘。……取其两牙双插顶旁为饰,又条其皮以系腰”。阿昌族先民经历了漫长的狩猎活动时期,它对人们的服饰影响深远。

明代以后,阿昌族服饰有了新的特点。《滇略》卷九说,阿昌族先民“以竹叶为笠,以棱为蓑,刀弩不离;男穿耳环,女穿杂缝,系以海贝”。“妇女以红藤为腰饰……采野葛成衣”。明景泰《云南图经志书》卷五说:云龙州“境内多峨昌蛮,即寻传蛮……散居山壑间。男子顶髻戴竹兜鍪,以毛熊皮饰之,上以猪牙鸡毛羽为顶饰。其衣无领袖,兵不离身。”清雍正《云龙州志》卷五说:“阿昌,……麻布为衣。”这些明显带有游猎特色的服饰,构成了古代阿昌族服饰的基本特征。


阿昌族近现代服饰

近代以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民族间的广泛交往,阿昌族服饰发生了很大变化,但仍保留着本民族特色。

各地男子服饰大同小异,均留短发,未婚男子包一头或两头锁彩边的白布或黑布包头,已婚男子包藏青色布包头。青年男子的包头上往往插有鲜花或绒球饰。穿蓝、白、黑等素色斜纹布对襟布扣袢上衣,黑色或蓝色长裤,系黑色绑腿。陇川县腊撒地区成年男子有的穿左襟上衣,喜用银扣作装饰,爱戴银项圈。

陇川阿昌族男子服饰

龙陵阿昌族服饰

妇女服饰总的特点是,未婚妇女留长发盘辫。穿白、蓝色对襟银扣上衣,黑、蓝色长裤。系绣花飘带黑布裙。已婚妇女梳发髻,包黑布包头,穿蓝、黑对襟银扣或布扣上衣。下着长筒裙,系黑布围裙。均爱戴银耳环和银手镯。因地而异,妇女服饰可分为梁河、腾冲、腊撒和户撒等几种类型。不同地区的妇女服饰,除保留本民族服饰的基本款式特点外,又具有浓郁的地区特色。

梁河阿昌族已婚女子服饰

陇川户撒阿昌族未婚女子服饰

剪花衣和筒裙

筒裙是阿昌族已婚妇女的服饰。分为无花纹的“素筒裙”和有花纹的“抠花筒裙”两种。“抠花筒裙”主要流行于梁河地区,其制作从纺线印染到制经纬线,再织成布,均采用传统手工艺方法。上抠织有阿波花、节子花、筒子花、香炉花、梨翁花、李子花等花纹图案。裙脚上镶有3-5道花纹,意为水沟,代表着祖先的农耕生活。旧时,未婚女子也穿筒裙,现在仅限于已婚妇女。这种筒裙工艺复杂,织成一条筒裙,费时费力,还需要掌握高超的纺织技艺。与之相关的禁忌甚多,颇具神秘色彩。

织布

阿昌族特殊服饰“剪花衣”

剪花衣又称“缣花衣”,是清末民初阿昌族已婚妇女的一种上衣,主要流行于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梁河县阿昌族地区。这种衣服的特点是:毛质地,多为深色,长袖圆领对襟,钉圆铜扣,前襟和衣服四周均用各种颜色的方形或三角形布片镶缝成几何形图案。中间还夹杂着刺绣花纹图案。这种衣服古朴厚实,做工繁琐,常常是几人合作完成。过去,姑娘出嫁与新郎拜堂和年老去世时都要穿着剪花衣服。前者表示夫妻白头偕老,生死不离;后者被认为到阴间可以和亲人相会团聚。久而久之,穿剪花衣成为阿昌族的特定风俗。如今,这种“剪花衣”在阿昌族民间已不再制作和穿用,也只有在极少数相关博物馆里收藏着。

民族文化宫博物馆的这件“剪花衣”用羊毛精制而成,衣黑袖红,长袖、圆领、对开襟,袖口缘蓝布边。钉3颗圆铜扣,衣襟和下摆四周均用红、白、黑、绿、蓝、橙等各种颜色的方形和三角形布片镶缝成几何形图案。图案中央还刺绣有花纹图案。这件“剪花衣”纯手工制作,做工考究,年代久远,是阿昌族“剪花衣”之精品。为我们研究阿昌族服饰的历史、传统工艺及其文化内涵等,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来源:民族文化宫博物馆  撰稿:们发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