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博物馆协会民族博物馆专业委员会召开第四届会员代表大会
12月17日下午,由国家民委民族文化宫、中国博物馆协会民族博物馆专业委员会主办,民族文化宫博物馆、文化交流中心、展览馆联合承办的中国博物馆协会民族博物馆专业委员会(以下简称“民博专委会”)第四届会员代表大会(以下简称“大会”)成功召开。本次大会以线下主会场和线上分会场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线下主会场设在民族文化宫文化交流中心。
中国博物馆协会理事长刘曙光,国家民委民族文化宫党委委员、副主任们发延,民博专委会第三届常委会副主任委员、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博物馆馆长张铭心,民博专委会第三届常委会秘书长、民族文化宫博物馆馆长陶颖,民族文化宫文化交流中心主任李杨,民族文化宫博物馆陈列研究部主任辛宇玲,中国博物馆协会秘书处顾婷等在主会场出席会议。来自北京、内蒙古、黑龙江、上海、广西、贵州、云南、西藏、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省市自治区的148家博物馆和相关机构的会员代表在线参加会议或委托他人代为投票。
大会审议通过了《中国博物馆协会民族博物馆专业委员会第三届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中国博物馆协会民族博物馆专业委员会管理办法》《中国博物馆协会民族博物馆专业委员会第四届常务委员会选举办法》。经投票选举,产生了新一届常委会领导班子,民族文化宫博物馆馆长陶颖当选主任委员兼秘书长,有副主任委员10名,其余常委20名。民族文化宫博物馆副馆长崔德志、民族文化宫展览馆副馆长罗吉华、广西民族博物馆党委书记吴伟镔、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博物馆馆长张铭心当选副秘书长。根据中国博物馆协会章程,大会选举出的常委会组成人员,将在报请中国博物馆协会批准后方能生效。民博专委会继续挂靠民族文化宫,秘书处设在民族文化宫博物馆。大会由民族文化宫博物馆副馆长崔德志主持。
大会北京主会场
会员代表线上参会
中国博物馆协会理事长 刘曙光 致辞
民族文化宫党委委员、副主任们发延在大会上致辞。他强调,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为做好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也对新时代做好民族文博、民博专委会工作有了新的更高要求,民族文博工作者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作出民族文博人应有贡献。作为民博专委会挂靠单位,民族文化宫将一如既往,支持民博专委会的工作。
民族文化宫党委委员、副主任 们发延 致辞
民博专委会新一届常委会选举产生后,中国博物馆协会理事长刘曙光作了讲话,向大会的召开和新选举产生的民博专委会领导机构表示祝贺,对民博专委会第三届常委会的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并表示感谢。他指出,民博专委会是中国博物馆协会最重要的中坚力量之一,也是中国博物馆协会最有活力的专委会之一。刘曙光理事长对新一届常委员会提出三点希望:一是要从文化强国的高度上去谋划我国民族博物馆事业的高质量发展。在文化强国的背景下,博物馆人特别是全国民族与民族地区的博物馆人承担着非常重要的任务,肩负着光荣的使命,一定要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在文化强国建设当中发挥应有的作用、作出新的贡献。二是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推动我国民族博物馆事业的高质量发展。民博专委会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为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贡献力量。三是要从加强民博专委会自身建设带动全国民族和民族地区博物馆事业的全面发展。民博专委会第四届常委会要秉承历届常委会的优良传统,持续加强民博专委会自身建设,立足于民族博物馆和民族地区的博物馆,服务于民族博物馆和民族地区的博物馆,推动我国民族与民族地区博物馆事业不断发展作出新的贡献。他表示,中国博物馆协会将会一如既往高度重视、大力支持民族博物馆专业委员会的工作,希望民博专委会继续发挥在民族博物馆行业中的桥梁作用、参谋作用、引领作用,推动我国民族与民族地区博物馆事业高质量发展。
中国博物馆协会民族博物馆专业委员会成立于2006年,挂靠国家民委民族文化宫,秘书处设在民族文化宫博物馆。目前“专委会”已从成立时的72家发展到了170多家,基本涵盖了我国民族与民族地区各级民族博物馆及相关民族文化单位。
中国博协民博专委会第四届会员代表大会北京主会场参会人员合影
(图/焦翊丹、刘正晨、郭一梅、南希)